唐宋,紫砂器出現時,并不很普及,器物只有壺、罐等類實用器皿,也很不豐富。入元,根據考古發掘資料,目前并無這時期器物的發現,傳世品也沒有,只留有一些文獻記載。元蔡司沾在《霽園叢話》中有記:“余(我)于白下(今南京市內)獲一紫砂罐,有‘且吃茶,清隱’草書五字,知為孫高士遺物,每以泡茶,古雅絕倫”,孫高士,是元末高士孫道明,“清隱”是他的號,因好茶道,故取齋名叫“且吃茶處”。據這段話可以知道,元代是有刻銘紫砂茶罐的傳世。而從各方面情況來看,紫砂器在元代也尚未普及開來。明代,紫砂器的發現和傳世逐漸多起來,據目前的考古發掘資料,考古發現的紫砂器有壺、罐、碟、匙等,以壺為主,至于傳世品,則多為壺。綜括這時期的實物資料和文獻記載,明代主要的紫砂器是壺,其他器皿并不發達,但其他器皿已經逐漸豐富起來,這些器皿,不僅種類齊全,還形成了一些像紫砂壺門類一樣的其他專門種類,如紫砂花盆、紫砂罐、像生器、塑像等等,紫砂器進入了全盛期。
我們知道,陶器在我國早期社會,尤是原始社會中,是一種人類生活必不可少的必需品,但自瓷器發明后,它便逐漸退于其后,大概是自漢以降,六朝開始,瓷器就漸漸取代了陶器在人類生活中的地位。其后,雖然又有陶器新作——唐三彩風靡有唐一代,但入宋便即式微。紫砂器,作為陶器的一種,卻竟在這陶用衰退之際出現,并在明清時候崛然而起,并盛行迄今,確實是人所意想不到的。而從上述紫砂器的整個興盛過程來看,它是由紫砂壺的發展而帶動起來的。這種狀況,清以降,民國至今,仍一直如此。
紫砂壺,作為一種專門的茶具,它的興起,除了與我國茶具的發展需要和其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功用外,還與當時的社會時尚及其他的藝術化等諸方面因素有關。
我們知道,茶最早是源于我國。它最早是被我們的祖先用作藥材,其后因發現它有多種好處,逐漸用作飲料。據唐代茶圣陸羽《茶經》記載:“茶之為飲,發乎神農兵,聞于魯周公。齊有晏嬰,漢有楊雄、司馬相如,吳有韋曜,晉有劉琨、張載、遠祖納、謝安、左思之徒,皆飲焉,滂時浸俗,盛于國朝,兩都并荊渝間,以為比屋之飲。”茶是始于傳說中的神農時代,約相當于原始社會時期,周代,已經出了名,后來,又經過齊國晏嬰、漢代楊雄、司馬相如、三國吳韋曜、晉代劉琨、張載、遠祖納、謝安和左思等人大力提倡,到唐代,便大為盛行起來,成為長安洛陽兩都和湖北四川等地家家戶戶都飲用的東西,從而逐漸在全國普及開了。爾后,又經過宋元明清的發展,飲茶逐漸成了國人的一種飲食習慣。飲茶,需要茶具。早在漢代,人們已要求“烹茶盡具”了,其后各代,飲茶習慣的不同,用具也不同。晉代,人們用茶,和用湯差不多,常將茶和蔥、姜、桔子或其他東西混在一起煮著吃,如魏張揖《廣雅》說:“荊巴(今四川、湖北一帶)間采莢作餅。葉老者,餅成以米膏出之。欲煮茗飲,先炙(即烤),令赤色,搗末置磁器(即瓷器)中,以湯澆覆之,用蔥、姜、桔子?(màO調在一起的意思)之,其飲醒酒,令人不眠。”烹,據左思《嬌女詩》是“吹噓對鼎?”,用鼎煮;飲,據弘君舉《食檄》,是“三爵而終”,用爵飲,也有陸羽《茶經》追溯的“以瓦盂盛茶”,用具尚為一般的器皿。唐代,飲茶仍是煮茶,也要在茶中加入適量的鹽、蔥、姜、棗、橘皮、茱萸、薄荷等調味品,便用具已相對講究,據陸羽《茶經》,煮,用“?(即釜、鍋),以生鐵為之,”盛,用“熟盂,以貯熟水,或瓷或沙,受(裝)二升”,飲,用“碗,越州上,鼎州次、婺州次、岳州次、壽州、洪州次”,因瓷碗有時燙手,有的地方還用茶托。唐人封演在《封氏聞見記》中詳細記載了當時人們飲茶的一些情況:“京邑城市,多開店鋪,煎茶賣之,不問道俗,投錢取飲。其茶自江淮而來,舟車相繼,所在山積,色額甚多?!彼未藗冇貌枧c唐有所不同,是先將茶碾成碎末,再用湯水浸漬而飲,煎水時,也加調味品,但已不似唐代那多么,以加姜為主。至于烹具,宋羅大經《鶴林玉露》說:“然,近世瀹(yuè,浸漬的意思)茶,鮮以鼎鑊(huò沒有足的鼎,也是鍋),以瓶煮水?!敝螅延慑伕臑槠?,這種瓶,實際上是一種專門的小碗,它敞口斂底,小足,下面還承有盞托,叫盞。因宋人時尚斗茶,即喜歡比看誰會浸漬茶水,要求浸漬出來的茶色不僅是白色的,而且還不能在盞上留有水漬,斗茶也就是“視其面色鮮白,著盞無水痕為絕佳……以水痕先者為負,耐久者為勝”,并以茶色來喻“勵志清白”。而“茶色白,宜黑盞”于是特別流行一種黑釉一盞。元代,飲茶又與宋代略有不同,把茶在盞中浸漬改為在罐中泡,元蔡司沾《霽園叢話》所說的用紫砂罐泡茶便是例子。到了明代,人們用茶則完全與以前不同,茶用專門的茶具壺泡而飲,明人張源在《茶錄》中記載有當時人們泡茶的程序:“探湯純熟便取起,先注少許壺中,祛蕩冷氣,傾出,然后投茶,茶多寡宜酌,不可過中失正,……兩壺后又用冷水蕩滌,使壺涼潔,不則減茶香矣?!笔窍戎蠛盟?,倒入一點熱壺,又倒出,然后再放茶沖泡,一般只沖兩壺,之后,要用冷水洗壺,保持干潔以免再泡茶時味道不正。明代取壺泡壺,主要是因為這時期所用的茶與前朝不一樣,明以前,制茶多為餅茶,加調味,一定需要煮開才得味,明代,用的主要是芽茶(又稱散茶或葉茶),又不加調味,為清茶,宜泡不煮,正如明人陸樹聲《茶寮記》所說的:“古茶用團餅,碾屑味易出,葉茶躁則乏味,過熟則味昏底滯”,只能泡飲。因壺不僅容量適中,能保溫,又有口供沖水,有流供倒茶,還有把供提注,于是人們便選取它來當泡茶的用具??疾靿氐臍v史,明代以前,它主要是用于盛水、酒漿或糧食等,有時也用作“投壺”(古代的一種宴飲之制,席間,置一壺于當中,以矢投之,以中之多寡決飲否,流行于周至漢代)和“懸壺”(即以壺裝藥,懸掛于街頭以表示為醫所用,亦為漢以來的古代所用)等,卻從未見有“茶壺”的記載,只有入明以后,才見到“茶壺”的記載,如明人馮可賓《?茶箋》記載:“茶壺,窯器(即瓷器)為上,錫(即錫器)次之?!边@樣,一種專門的茶具——茶壺遂由此產生。明代以來,以壺泡茶,一直是人們的主要用茶方法,迄今,人們仍是以壺泡之,以杯盛之,款款而飲。
宜興,周代稱荊邑,秦始皇二十六年(公元前221年)開始置縣,稱陽羨縣,西晉,晉懷帝為表彰當地人周?三興義兵,特將其置為義興郡,但到隋文帝開皇九年(公元589年)又廢郡設縣,仍稱義興縣。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(公元976年),為了避宋太宗趙光義的名諱,才改義興為宜興,方得今名。這個地方,地處太湖邊緣的江蘇省南端,與浙江、安徽兩省交界,其地因枕山瀕湖,故丘陵起伏,河汊縱橫,不但土地肥沃,而且還氣候溫和濕潤,十分適宜植物生長,故自古以來也是產茶區。它種植茶葉大概始于東漢,三國時已有“國山?茶”名聞江南,而到唐代,宜興產的“陽羨茶”又被列為貢茶,更是多譽全國。據說,當時“天子須嘗陽羨茶,百草不敢先開花?!睘榱思皶r地將陽羨新茶送往京都長安,唐朝在宜興特設“茶舍”、“貢茶院”督茶,然后由驛道轉遞,由快馬日夜兼程送往長安,以供朝廷開“清明宴”,謂“急程茶”,詩人皮日休有詩說:“丞相當思煮茗(茶)時,郡侯催發只嫌遲,吳郡去國三千里,莫笑貴妃愛荔枝”,將它比與楊貴妃吃嶺南荔枝故事。唐以后,宜興宋元的“雪芽”、明的“?茶”都很有名氣,逐漸發展成了我國東南地區的主要產茶區,譽為“茶洲”。宜興即為產茶區,茶事當很盛,茶具之作自然也很發達。按文獻記載和考古發現,唐代有紫砂“熟盂”,北宋有紫砂壺、罐,元代有“紫砂罐”,都是一些與茶事有關的用具。據傳,今在紫砂壺中,有一種壺是由宋代大文豪蘇東坡發明的,叫“東坡壺”,它作三杈樹梁式,其梁與宋代煎茶具上所用的樹杈梁很相似。如宋劉松年月的《攆茶圖》,其畫中所見到的灶上具,正是作此三樹枝藤狀。我們知道,宋代飲茶需煮,而器在火上燒,要提取,當然是安上提梁最為安全與方便。蘇東坡曾經去過宜興,也有詩曰:“松風竹爐,提壺相呼”,但說紫砂提梁壺是由蘇東坡發明卻未必,蓋由宋器傳承發展來而已。所有這些,都為明代紫砂茶壺的出現奠定了基礎。
我們在講紫砂器的起源時,已經知道對紫砂器的起源有這么一種說法,認為紫砂器起源于明代,其實是混淆了紫砂器和紫砂茶壺的起源。因為專門的茶壺是在明代出現,紫砂茶壺也只能在明代才出現。至于北宋發現的紫砂壺,其雖作壺但并不是專門的茶壺,而可能是作煮水之用,與宋代專作燒水的“瓶”相同。而明代的紫砂壺是從紫砂器中脫穎而出的。這一點明周高起在《陽羨茗壺系》已說得較明白:“僧(即金沙寺僧)閑靜有致,習與陶缸甕者處,摶其細土,加以澄練,捏筑為胎,規而圓之,刳使中空,踵傅口柄蓋的,附陶穴燒成,人遂傳用”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紫砂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