工藝師無限的創造力給了紫砂壺靈魂,而紫砂泥又是這一切的的源頭。紫砂泥主分三種:紫泥、紅泥、段泥,但又因礦區、燒制溫度及配方的不同,又可呈現出幾十種不同色彩,紫砂泥故有一個更文藝的稱呼叫“五色土”。工藝師的創造力無極限,他們運用紫砂泥的特征創新出的各種制作工藝,給了紫砂壺更加千變的外表, “絞泥”便是紫砂工藝中一種。
絞泥概念
絞泥是紫砂工藝中一種特殊工藝,即運用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顏色的紫砂泥料,將它們混合在一起捏搓、拍打成壺,在制作過程中需采用多種手法,如人工揉和、按壓、層疊以及鑲嵌等來達到絞和的目的。經過這一番復雜的工藝流程,成壺表面便會形成不規則卻豐富多彩、變化多端的肌理紋路,如同流云飛旋、彩霞競舞,帶給人一種夢幻般的強烈視覺沖擊力,極具審美情趣。
歷史起源
紫砂絞泥源于瓷器中的絞胎瓷,絞胎瓷亦稱“絞泥”、“攪胎瓷”、“透花瓷”,發源于唐代。它是用白、褐兩色(或多色)泥料相間揉合在一起,通過不同的絞揉方式,紋理變化亦無窮,能攪出木紋、鳥羽紋、云紋、流水紋,有的如老樹纏繞盤根錯節,有的如層山疊嶂起伏不定,構思奇巧,變化萬千。直到上世紀七十年代,由中國美術大師在消化吸收唐代長沙窯絞胎工藝的基礎上,將絞泥技術引入紫砂。
大英博物館 ?唐代絞胎碗
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?唐代絞胎耳杯
現藏揚州博物館的“唐代鞏縣窯黃釉絞胎碗”,紋理變化多端,線條猶如行云流水
工藝技法
紫砂絞泥魅力迷人,如幻影流砂,也使紫砂的裝飾技法邁向更廣闊的領域。但這迷人的魅力,卻不是輕易便可獲得的,它同時也展示了絞泥裝飾的高難度。根據展示的不同圖案,紫砂絞泥也總結出了多種成形方法。
層疊法示意圖
層疊法:制作時,自下而上用不同泥色層層鋪疊,然后沿特定部位切割成泥片,切片鑲身筒。
揉和法示意圖
揉合法:揉合法為絞泥中比較常見的方法之一,先把不同色澤的泥料搓成泥條或泥片包成卷,然后累疊成,再進行揉合,再切成泥片用于圍片打身筒。
鑲嵌法示意圖
鑲嵌法:以吳培林老師《海上生明月》為例,該方法首先用層疊法絞泥成云霞紋,然后在云霞部位依圖切割,并旋轉180度,然后切片打身筒進行基本操作。
市場行情
絞泥壺以其獨有的迷幻之美獲得眾多壺友的青睞,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喜愛絞泥作品,其市場行情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,來看一組近幾年絞泥的拍賣數據,更直觀的了解它的市場變化。
2015年12月上海嘉和秋拍呂堯臣《絞泥漢方》以57.5W成交
2015年北京保利秋拍孔小明《絞泥延年益壽》以35.6W成交
2014年6月北京遠方春拍清早期《絞泥方壺》以32.2W成交
2014年10月北京翰海秋拍曹奇敏《絞泥布道》以20.7W成交
2013年11月北京藝融秋拍耿春華《絞泥紫砂壺》以32.2W成交
2013年11月廣東省拍賣行秋拍吳培林《絞泥石溪》以21.4W成交
匠心傳承
作為紫砂眾多技法中難度較高的方法之一,絞泥要被一直傳承下去,必得有人鉆研弘揚。就有這樣一群人,他們為紫砂絞泥而生,他們讓絞泥壺被更多的接受,他們用一個個優秀的作品傳承絞泥之美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