紫砂藝壺造型:“方非一名,圓不一相”,千姿百態、層出不窮,真可說是一座壺藝術造型的寶庫。人稱“連環畫之父”的賀友直大師,曾深有感慨地說:“音樂藝術,有豐富的七調八音、升降號、高低度、幾拍子等基因,給音樂工作者創作出數不清的美妙歌曲和樂曲。繪畫藝術,有紙、墨、筆、色彩多功能的條件,給作者創造出浩涵廣博、美好的畫圖。紫砂壺,就只是壺身、壺蓋、壺咀鋬三個組成部分,經陶藝家的構思、操作、創造出那么多的款式,真是不易”。
紫砂藝壺,它那千變萬化的壺藝造型,是由它一整套獨有的成型制陶工藝制成,這套成型制作工藝又是經歷代藝人手腦并用,智慧勞動創造的結晶,是不斷提高,不斷深化,精益求精的工藝制作技法。
據文獻記載,紫砂壺的草創期,是由金沙寺僧“習與陶缸甕者處,搏其細土,加以澄練,捏筑為胎,規而圓之,刳使中空,踵傅口、柄、蓋、的,附陶穴燒成”。(吳騫《陽羨名陶錄》)
明?供春,是正德甲戌進士吳頤山的家僮,吳頤山宜興人,他讀書金沙寺,供春有機會看到寺僧制壺。“仿老僧心匠,亦淘細土摶坯,茶匙穴中,指掠內外,指螺文隱起可按,胎必累按,故腹半尚現節奏”。供春把“捏筑為胎”的制作技法繼習了下來,并“供春更斫木為?!?。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由于紫砂泥是一種含鐵質粘土質粉砂巖,(1974年5月建材部地質總公司三0三隊楊強靜《紫砂泥巖礦鑒定報告》),它不宜采用注漿工藝和轆轤拉坯工藝來成型,而必須用打坯成型工藝來成型。由于它的獨特性,亦引起文人學士的青睞和重視,不惜筆墨把它記錄了焉,成為一份寶貴的文獻資料。
紫砂泥的可塑性非常好。在草創期老僧以“捏筑為胎”,到供春“茶匙穴中,指掠內外”,供春又變革為“斫木為?!?。這是制作工藝的一大改進和提高?!绊侥緸槟!闭f的是用木制成一個內模,泥條在木模上奎制成型,這個方法傳至時大彬,“時悟其法,則又棄?!?,“時乃故入以砂練木,克諧審其燥濕,展之名曰土氈”。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,時大彬領悟其制作方法,不用模具制作,練好土,掌握好泥的干濕度的泥性,“展之名曰土氈”就是把泥打成泥條(土氈)、泥片來成型。“割而望諸月,有序先腹,兩端相見,謙用媒土,土濕曰媒,次面與足,足面先后,以制之豐約定”。這說的是:把裁割好的泥條,以腹徑圍在木轉盤上,用拍子拍打兩端,先足后口面(滿),用脂泥粘接底片和口片(滿),這樣制成壺身體的毛身筒。“次開勁、次冒、欠耳、次嘴、嘴后著戎也,體成”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。在整理好的壺體上制壺頸、壺蓋、裝鈕、裝嘴,以完成整個壺形體造型。
文獻還比較詳盡的記錄了操作工藝和技法處置:“侵者薙之,驕者仰之,順者撫之,限者趁之,避者剔之,暗者推之,肥者割之,內外等”。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,這是說在修治壺身中的工藝技法:超出多余的用旁皮刀剃去,高、低不和馴的地方用木拍子搟和潤。沿著一個方向用木拍子在肩和足的地方輕輕地拍幾圈,拍出個雛形來,有楞埂的地方,用工具把它刮和順。有穩藏在坯壁表面的氣泡、雜物,用尖刀把它挑去。有癟進去的地方,用工具把它向外擋圓渾。胖出的地方,用旁皮刀把它割去。這樣的工藝操作把壺毛胎身筒的內外,修理圓整光潤。文獻的記述,就是我們現在的打泥條、打泥片、拍打身筒的成型制作工藝,這種成型工藝,制作方法,一直沿傳到今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,傳統的成型工藝在技法處置上對制陶的工具亦十分講究,“用木重首作椎、椎練土”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,這個“椎”就是現今的木搭子,用它澄練紫砂土,用它打泥條、泥片真得心應手。“用木作月阜其背”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這指的是木轉盤,在木轉盤上拍打壺身筒靠拍打的自然慣性旋轉把壺身筒制作圓正。“用鑐,長視筆,闊視薤”,這指的是鐵尖刀,用來加工壺的細部?!坝媒牵煷玳L倍五,或圭、或笏、俱前薄后勁,可以服我屈伸為輕重”,用五寸多長,平頭和斜頭的牛角薄片,現在叫明甄,變曲自如地在泥坯上光刮,使表面致密光潔?!坝弥衲救缲?,竅其中納柄,凡轉而藏暗者藉是,至于中豐兩殺者,則有木如腎,補規萬所困”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。在壺身上挖個孔把壺鋬塞入孔內粘接好,再用木貝在坯內把粘接的痕跡擋和順。木腎是整修泥坯外的工具,現在叫篦子,拍打的泥壺身筒表面有拍子痕跡和疏松的表面,用篦子把毛坯篦和、篦光修治圓正。另外,“外用竹若釵之股,用石如碓為荔核形,用金作蝎尾、意至器生、因窮得變,不能為名”(周容《宜興瓷壺記》)。這些工具就是,加工細部的竹尖刀,圓孔的圓獨果,鉆小孔的骨頭針等等,應壺體加工的精細、周正,所需要的各種工具,不勝枚舉。
這種打泥條、打泥片,徒手拍打成型制陶工藝,一直傳承至今,并把這種傳統的制陶技法不僅保持完整,而且有提高和深化,為其它民間工藝所少見。嚴謹的工藝技法是歷代藝人的實踐經驗,總結出的技藝精華,這具有科學規范的傳統工藝技法,今天與陶藝家和陶藝愛好者共同探討,主要是使大家更充實更全面的了解紫砂傳統工藝之精髓,為弘揚紫砂陶文化而不受其它怪談、玄說所困惑和褒貶。
紫砂傳統成型工藝能有其強有力的生命,客觀上是因為紫砂泥具有它特定的性能所決定。其次,是為保護民族文化遺產的需要而沿襲。也是弘揚獨樹一幟立與世界陶藝之林的紫砂工藝陶文化而繼承,在此,我推舉大家熟知的一件傳統紫砂“壽星壺”為例,以通過這例讓我們更好地來領略一下它博大精深的紫砂藝立意、工藝、技藝之紫砂造型藝術。
“壽星壺”,文革中稱之謂“圓壺”,它有大、小五號,傳統舊稱“頂海壽星”容積約1000公升、“海壽星”容積約800公升、“壽星壺”(中壽星)容積約600公升、“小壽星”容積約500公升、“小小壽星”容積約300公升。文革稱之一號圓壺、二號圓壺、三號圓壺、四號圓壺。小小壽星,大都是精工細作的工藝品。有人問:“為什么叫壽星壺”?我也難以答辯,但從吃茶的角度理解;“飲茶長壽”、“飲者壽”的意思推敲,飲茶既能長壽、養顏,取壺名為“壽星壺”似乎是自然和恰當的了。
通過驗證,我為祖先的創造感到自豪,我禁不住說一句,宜興紫砂藝陶,它無愧于我國民間工藝之國粹,它堪稱中華陶藝之一絕,它不朽為世界陶藝文化之一幟,他是屬于我民族的,更是屬于世界的。我輩應責無旁貸的對它加以保護、承傳,并加以發揚光大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紫砂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