應該怎樣養壺?對這個問題就如同大家泡茶的手法一樣,大家各有說法。每個喜歡養壺的人都是通過長期相互交流、仔細觀察、沏茶實踐,逐漸形成了個性化的養壺習慣。
很多人甚至認為壺是有生命的,養壺如養性,一把養得好的壺,應該呈“黯然”之色,光澤內斂,如同謙謙君子,端莊穩重。根據具體的養壺方法不同,一般將其分為兩類:
一類是,喝茶時不時用茶汁淋壺,用茶汁擦壺(用軟的粗筆狀刷子在壺身上抹勻茶汁)。等晾干了,再用粗干布擦拭使壺身發亮。有的人喝完茶不洗壺,下回泡茶時繼續如此。
想想就知道,這種做法比較不衛生,不洗壺導致壺內大量細菌衍生,危害人身體健康。看上去養壺出效果快,但往往養出的是“和尚光”,經常用茶汁淋壺,壺料顆粒粗的話,會造成壺表面花的。
據說有人為了追求速效,在喝茶時還不斷舉壺往臉上蹭,讓皮膚的油脂去增強壺的光色,真是想都不敢想象這樣的場景。
還有一類是,泡茶前先用熱水淋遍壺的內外,淋壺消毒,并且通過溫壺以揚茶香。泡茶時用干凈的熱濕毛巾擦拭壺的表面,每次喝完茶后將茶渣倒出,將壺洗干凈,晾干。
這種養壺方法喝茶衛生,既保持了壺的清潔,又給了壺休息時間。養壺效果稍慢,但養出的壺溫潤柔和,有玉石般的感覺。
養壺知識小科普
1、養壺要養多久才能看出效果
2、什么是包漿?
一個物品被生產加工出來,時間長了就會“顯舊”,就算物品沒有任何損壞,你依然能感覺到它的老舊,因為時間長久了材質表面就會發生些許變化。
原本萬物皆會如此,但人們專門為一些藝術品、工藝品、賦予文化含義的自然產物等等所發生的這種變化起了一個專有名詞“包漿”,從而又去推崇、追求這種質感,最后成了一種文化現象。
1紫砂表面的物理變化:外界對紫砂表面的研磨、拋光、沖刷
2紫砂表面的化學變化:外界物質和紫砂表層相互作用,紫砂表面所發生的氧化、腐蝕等等化學反應
3外界物質的殘留及其物理、化學變化:諸多無機物、有機物的細小顆粒殘留在紫砂表面,自身又同時發生物理、化學變化。
想來想去也就這么三類,交叉進行,相輔相成,時間久了,最后紫砂的表面的質感就獲得改變,產生了所謂“包漿”。
除了自然使用,使用人為方式也可以加速某些方面的變化,但影響方式必會與自然使用的影響存在差異,所以最后可以獲得某種“包漿”(或者說質感上的變化),但和自然使用產生的包漿存在觀感、觸感上的區別。
(來源:紫砂壺百科全書)
– THE END –
本站的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聯系客服,我們會在36小時內刪除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