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多玩家跑來訴苦,說紫砂實在是水太深,不管新老玩家,總有些吃虧經歷。正是因為太多人把紫砂神秘化,于是越來越讓人五迷三道,其實只要把心態調整好,每個人都可以很快成為玩壺高手。今天就玩壺心態的問題,來說道說道。
三、不要去追求什么驚天絕世好泥,什么獨家、絕版等一些不知名的泥料,玩這些會吃太多的虧。傳統的泥料最美。紫砂泥料只有三類,就是紫泥,紅泥,段泥,其他的都是這三種基礎泥料的分支或者天然共生礦,玩偏門的盡量謹慎。關于清水泥很多人都問過我是什么東西,現在清水泥的定義是紫泥的一個品種,而早期清水泥起源于一廠的練泥工藝,以前一廠把幾種不同的紫泥礦拼配在一起來做壺,拼配出來的都叫紫泥。而單一紫泥礦練的泥就叫清水泥。所以溯本求源,任何一種單一原礦的紫泥都可以叫清水泥,也可以叫紫泥。
四、不要以為看著潤的,亮的,或者水色好的,料子就一定好。看著干澀,水色不好的料子就一定很差?,F在有一些純度不高的料子經過打磨拋光,壺表看起來漂亮很多,但泥本身并不是真的好。一把剛出窯的壺,經過上千度高溫之后,壺的外表灰頭土臉的,一點光澤都沒有,所謂和田玉一般的光澤需在茶水滋潤養護之后才會有的。如此,我們能說那些剛出爐的
紫砂壺泥料不好嗎?在這種情況之下,只看表面功夫,一般的新手會吃不少虧。
好的泥料靜謐雅致,呈亞光(黯然之光),養后的光澤猶如兒童眼睛的清澈狀。新壺有少許云母片,但壺泡養過程中會漸漸消失。如果壺身泛出不自然的亮光,燈下觀察沒有透感,反光混濁。那可以通過對比蓋內和壺身色澤來判斷是否拋光。
五、不要盲目聽信別人說什么壺形合適泡紅茶,什么壺形合適泡綠茶,從理論上來看,這并沒有問題。問題在于,這些所謂的“合適”因素,往往是別人告訴你的,你并沒有經過自己深入考證就相信了,為什么你不自己去試試一試,這些被大家掛在嘴上的“壺形因素”產生的效果呢?結果就是人云亦云,說的人多了就成了真理,其實都是靠不住的。新手玩壺最大的動力應該就是不斷的自我否定。
六、關于實用性,說得人很多了,我只說一點。只要你會喝茶,就是你教壺商怎么用,而不是壺商教你怎么用。如果說是方器、筋囊器,那么壺蓋與身筒之間的密封性就不是你要考慮的因素,因為這兩類器形受工藝所限,漏水是必然的。當然,一定要抬杠的話,也不排除有極個別的不漏。還有就是早期壺一般都是一次燒成不整口的,口蓋也不會太好,只要使用過程中壺蓋不滲水,我都不建議再做調整,保持原樣是對那段歷史的尊重。
七、關于壺形,這個要看個人的綜合素質了。其實線條越簡單的壺越吃工,越花哨的壺反而好做。因為花哨的壺往往就是往上加東西,但你要怎么簡化?而且怎么越簡單越好看?這是很難的事情,水平不高的工手是很難突破的。而線條簡單的壺往往形、神、氣、態的高低一目了然,沒有其它的東西可掩蓋,藏無可藏,反而越考驗工手的功力高低和藝術水準。同時線條簡單壺往往古拙,紫砂壺屬于茶文化的組成部分,追求的意境為“淡伯平和,超世脫俗”所以古拙大度為最佳,清秀趣味次之。至于怎么提高,其實方法很簡單,先從傳統的壺形玩起,哪個高手和你說這款壺的壺形如此了得,找出這款傳統壺形最經典的圖片,和那人對比一下,高下立分,只能這樣速成了,能提高多少就看你的悟性了,如果你個人道德修養不夠,綜合素質審美觀達不到,那還是慢慢來吧,隨著年紀的提高審美觀也會提高,首先要多看少買,把眼光養正,只要方向對了,哪怕只是在起點,將來也可以玩得很好。
八、泥料只要是原礦,就沒有優劣。宜茶保味,聚水凝香,便宜的壺可能和大師的壺泡茶喝可能沒區別。而一把紫砂壺價格有區別主要是在于品質和藝術性;而和紫砂壺本身的透氣性、吸水性這些因素關系不大。紫砂壺燒制只要吃足火達到燒結溫度,就能發揮出泥料本身最大的利茶性。
紫砂壺不存在吸水快、透氣好就價格高的情況,吸水性是壺體本身的氣孔載水量,透氣性是基于紫砂雙重氣孔結構的滲出度,每種泥料都有自己獨特的吸水透氣性。有些泥料燒結溫度不夠,吸水像海棉一樣,倒一點水,馬上吸干了,這種壺就是燒生了,不要聽壺商忽悠,把它當成絕世好料。
不同紫砂泥料,吸水性透氣性不同,所以適茶性也不同,可以對應沖泡不同的茶葉種類,這也是紫砂茶器本身得天獨厚的優勢。(來源:紫砂壺知識)
– THE END –
本站的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聯系客服,我們會在36小時內刪除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