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多壺友對于紫砂的知識都有一定的了解,但是對紫砂燒窯的了解可能不是很多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紫砂壺的燒窯兩大問題。
窯溫
喜歡段泥的壺的朋友經常會問關于吐黑的問題,其實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曾提到過:段泥吐黑,是因為其在入窯燒制時候的溫度不夠而引起的,也就是窯溫因素。
那么,是不是說燒窯的溫度越高越好呢?其實也不是如此。
朱泥結晶度較高,紫泥次之,段泥最后,這也是段泥透氣性好的一個原因。
溫度不夠我們稱之為欠火,色調淺淡不潔,段泥就會吸附黑色素從而表現出吐黑;溫度太高我們稱之為過火,壺身非常毛躁,還會起小小的爆裂痕跡,甚至產生變形、起泡等缺陷。
胎質致密,透氣性和吸水性會變差。所以不是越高就越好的,只是說高溫的更難燒制,只要滿足燒制要求、達到預期效果就可以了。
燒兩遍
第一遍燒制低溫,燒完后取出,修整壺口和蓋墻,使壺的口蓋更加平整嚴密,也是整口。
第二遍燒制高溫,達到泥料結晶溫度,這個時候的壺一般來說都是成品了。
也有的壺在第二遍燒完之后,發現砂料呈色不理想,于是再進窯燒第三遍。
當然了,燒制的遍數越多,結晶程度就會越高,燒壞的風險也比較高。
另外第一遍燒制后的壺一定不能過水,否則燒制第二遍肯定會出問題燒壞的。燒高溫,多燒幾遍這兩種說到底就是一個燒成技術,其最終還是為器物服務的。
不管什么溫度、幾遍燒成,只要最后能為我們呈現出一件盡可能接近完美的器物,那么就是好技術,值得追求的技術。
所以壺友們要了解這些,不要對燒高溫或者多遍有偏見,要正確認識看待。
(來源:紫砂壺百科全書)
– THE END –
本站的部分內容來源于互聯網,如不慎侵犯到您的權益,請聯系客服,我們會在36小時內刪除。
本文由 紫砂學堂 作者:古宜 發表,轉載請注明來源!